7 月 29 日消息,随着蘋果公司将更多 iPhone 組裝業務向印度轉移,印度已逐漸取代中國,成為美國智能手機的最大來源國。
根據研究公司 Canalys 的數據,截至 6 月的第二季度,印度首次占據美國智能手機供應市場的最大份額,達 44%。三星電子的主要生産基地越南排名第二,份額為 30%,中國則位列第三。
Canalys 分析師指出,印度之所以能取得這一地位,主要是因為蘋果大幅提升了印度的産能,同時智能手機廠商出于對關稅的擔憂而提前囤貨。過去一個季度,印度制造的設備出貨量同比增長了兩倍以上。不過,同期蘋果面向美國市場的 iPhone 出貨量卻下降了 11%,這是由于年初的提前大量備貨打亂了其常規出貨周期。
Canalys 高級分析師魯納・比約霍夫德(Runar Bjorhovde)表示,蘋果在第一季度末迅速建立起庫存,并試圖在第二季度維持這一水平,但市場整體僅增長了 1%,反映出在經濟形勢嚴峻的背景下,市場需求依然疲軟。
長期以來,蘋果及其同行一直在尋求生産多元化,将更多生産環節轉移到印度、越南等國家,以降低與關稅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相關的風險。這一舉措引發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不滿,他一直敦促企業在美國本土增加制造活動。
盡管印度在對美智能手機供應上占據了領先地位,但目前蘋果仍在中國生産大部分 iPhone,且美國本土并無智能手機生産線。不過,蘋果已承諾将在美國本土雇用更多員工,并在未來四年内投資 5000 億美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印度 iPhone 生産線的良率相比中國仍有差距。據中印越電子(手機)企業協會秘書長楊述成介紹,受工人效率、技術設備成熟度和供應鍊完善程度等因素影響,印度工廠的良率與中國大陸和越南相比大約低 10%,但整體情況仍在蘋果的可控範圍内。未來,随着蘋果在印度産能的進一步提升以及供應鍊的逐步完善,印度在全球智能手機生産格局中的地位可能還會繼續變化,而中國也将面臨産業轉型等新的挑戰與機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