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朝聞通/7月12日,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、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政府、中歐人才交流與創新合作中心聯合主辦的2025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會在杭州市拱墅區圓滿舉行。大會緊扣“智彙運河·智算未來”主題,組織來自全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優秀專家學者、知名企業領袖、資深投資機構代表以及創新創業新銳等數百名嘉賓齊聚一堂,共商人工智能賦能産業升級路徑。
大會伊始,杭州市拱墅區委書記李志龍登台緻辭,詳細介紹了拱墅區依托區位優勢和産業基礎,全力打造“人工智能中國算谷”的戰略規劃與實施路徑。李志龍提到,拱墅區依托區位優勢與産業基礎,正全力打造“中國算谷”,優化政策扶持、算力基礎設施、營商環境、創新創業生态等,有力托舉每一個創新構想向上攀登,熱忱歡迎全球AI英才和項目落地拱墅。
國務院參事、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、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戴瓊海緻辭表示,當前全球科技競争格局正經曆深刻重構,我們站在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曆史交彙點。戴瓊海教授強調,必須牢牢把握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機遇期,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壁壘,奮力實現從技術“跟跑”“并跑”向全面“領跑”的曆史性跨越。期望通過打造高規格、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平台,激活更多優秀項目,培育更多行業标杆。
成果發布,重磅簽約賦能産業
成果發布與簽約環節,一系列聚焦産業賦能與生态構建的重要項目相繼亮相。
拱墅區政府發布人工智能産業發展實施方案(2025),明确提出以“科技驅動+場景牽引”為核心路徑,聚焦“AI+”重點賽道發力,圍繞創新空間、技術突破、算力築基等維度制定目标:2025年底打造1個示範空間、培育1個一流模型、建成1個算力樞紐、構建百億級基金體系,加快構建産業發展新高地。同步推出了“人工智能22條”惠企政策,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、省隐形冠軍企業、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,給予最高120萬元激勵,政策力度高于市級。對自研模型申請模型備案的企業,給予最高100萬元激勵,政策力度高于市級。
會上,省科創母基金三期(人工智能)正式亮相并進行推介。該基金由省、市、區三級聯合設立,重點投向“人工智能+”産業領域,緻力于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新企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“活水”,加速技術成果轉化和産業孵化進程。
備受關注的“中國人工智能學會-華為AI算力加速計劃”也在大會期間隆重發布。該計劃以華為昇騰雲服務算力資源為基礎,可支持算子開發、模型推理/訓練/遷移/調優以及算法和應用創新等場景,為科研突破和應用創新提供基礎支撐。
伴随着參會嘉賓的關注,“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”提名工作正式啟動。CAAI 副理事長、浙江大學教授莊越挺介紹,該獎項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設立,以著名科學家吳文俊命名,是經國家科技部批準的人工智能領域國家級權威獎項,被譽為“中國智能科學技術的最高獎”。提名旨在通過專業評估,表彰該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優秀成果與傑出人才,以促進成果轉化,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科技事業持續發展。
為完善創新生态,CAAI 副秘書長、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(人工智能學院)教授陳雯柏代表學會在大會上詳細介紹了其科技成果評價體系。該體系緻力于建立科學、客觀、公正的人工智能技術成果評價标準與流程,為技術價值認定、成果轉化推廣提供專業支撐,引導創新方向。
大會在激動人心的“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”頒獎典禮中迎來高潮。經過嚴格評審,具身(類腦)智能低速無人駕駛“睿車”項目榮獲大賽特等獎。知天下AI:源于真實世界的AI内容平台、AI-CAD開創者項目榮獲一等獎,InferX推理FaaS平台、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等6個項目獲得二等獎,卡車物料自動裝卸系統設備的研發與産業化、電力工程空間智能平台等9個項目獲得三等獎。這些獲獎項目集中展現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活力與廣闊前景。
智見分享,洞見技術前沿
在全場嘉賓的共同見證下,随着啟動裝置的亮起,“智彙運河·智算未來”2025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會正式啟動。
首都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院院長、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主任王振常以《醫學影像創新思考與機遇》為題率先發表演講,深入剖析了AI技術在醫學影像領域的應用潛力與現狀。他強調,醫學影像創新需臨床問題驅動,貫穿“新問題-新方法-新技術-新應用-新标準-新體系”全鍊條,呼籲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,共同推動技術發展,最終實現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初心使命。
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鄭志明在《複雜系統與人工智能》報告中,從複雜系統理論高度剖析了人工智能發展的根本挑戰——實現數據空間與物理空間的深度融合,系統闡釋了AI在處理高度非線性、動态演化的複雜現實問題時的局限與突破方向,為探索人工智能在複雜場景應用的新路徑提供了關鍵洞見。
CAAI 副理事長、浙江大學教授莊越挺聚焦《跨媒體推理大模型》這一前沿方向,探讨了跨媒體推理對于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關鍵作用。他分析了以DeepSeek-R1為代表的大模型在推理能力上的顯著進化,并簡要分享了團隊在構建跨媒體理解與推理基礎方面的探索性工作,并展望了其在智能内容創作、人機交互等領域的應用前景。
除了主旨報告分享,大會還精心籌備了AI+生命健康、AI+智慧物流與供應鍊、多模态大模型及其應用、交叉智能産業創新發展四場分享會,旨在對主旨思想的縱深拓展與行業聚焦。與會者在細分領域深入探讨技術瓶頸、商業模式與跨界融合的可能,将宏觀戰略與場景發布的具體需求,轉化為可操作的技術路線與合作機遇,實現了從思想碰撞到實踐落地的關鍵躍遷。
多維視角,解讀創新生态
面對各類媒體的關注與采訪,政府、學界、産業界與創新先鋒提供了多維視角的解讀。拱墅區領導進一步闡釋了區域發展的政策導向與雄心壯志;大賽評委深入解讀了前沿技術趨勢與創新評價标準;獲獎團隊則分享了寶貴的創業實戰經驗與市場洞察。多方聲音共同勾勒出一幅由政府搭建平台、資本注入活力、技術驅動創新、企業擔當主角的蓬勃人工智能創新生态全景圖。
2025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會通過精準的場景錨定、深度的産學研融合以及活躍的創新主體展示,生動诠釋了如何構建一個“有場景、有支撐、有活力”的人工智能創新生态,不僅為當下的人工智能創新創業指明了實踐路徑,更為未來産業的智能化升級描繪了充滿無限可能的宏偉藍圖。